为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提高学校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我校17级毕业班学生顺利有序开学,3月26日下午,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进行了17级毕业班复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全体成员及全体在余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演练,新余市教育局调研员何卫兵、职成科科长易健儿莅临我校观摩并指导复学前的准备工作。
实战演练正式开始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疫情防控演练的总指挥郭振芳校长进行了部署和动员。郭振芳强调,各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各自分工,明确责任,细化每一个环节,熟练每一个细节,筑牢校园安全防线。随后,刘鹏龙副校长详细解读了本次演练的方案,对全体参与人员进一步明确了任务分工,演练活动将按照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就学生入校、进宿舍、就餐、教室上课等场景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开展综合演练活动,筑牢学校安全防线。
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学校大门。由教师扮演学生在校门口按照地面指示标志有序排队,全员佩戴口罩,前后间隔1米,模拟学生开学时期排队等候进入校园。排队期间,由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刘鹏龙负责维持秩序,禁止攀谈;由教师负责学生以及行李物品的消毒工作,学生按次序依次进入红外线测温仪区域,听到“体温正常”后扫码方可进入校园。对体温37.3℃以上的人员,由教师引导至校门口左侧“疫情防控临时隔离点”,联系校医胡晶(联系电话:15979885227)模拟应急方案,首先进行医用口罩发放、酒精消毒、复测体温并现场调查询问,确定其是否有境外人员接触史;同时联系该生班主任,通过新余复学平台查询该生近期健康情况和所到地;了解该生相关信息后,再次进行体温检测后依旧异常,则联系家长带往医院就医;若家长不在本市,则由班主任陪同该生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定点医院:新余市人民医院 联络员:医务科主任张永平 联络员电话:13879023992)。
每次进入宿舍之前,都需使用体温枪进行体温检测,在宿舍楼下按照地面指示标志间隔1米依次排队,有序测温、消毒后方可进入宿舍楼内。由宿舍管理员在指定楼层值守以维持秩序,学生按照提前分配好的寝室进入,学生需快速整理铺位,打扫卫生,开窗通风。出寝后按照指定路线,保证在宿舍楼内同向循环无正面交叉。
若学生在宿舍突发体温异常事件,宿舍管理员立即通知该生班主任并报告该生相关信息,同时向疫情防疫领导小组副组长刘鹏龙报告;应急小分队值班人员、校医赶往现场,引导至校内“疫情防控临时隔离点”,测量体温并现场调查询问其近期去向及病史;体温确有异常者,则联系家长带往医院就医;若家长不在本市,则由班主任陪同该生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对于学生中密切接触者,学工处指导相关班主任加以甄别,将密切接触者送至学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场所”予以隔离留观。由学工处派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学生情绪。保卫处、宿管对出现发热学生的场所进行封锁,并安排消杀人员对宿舍和隔离区进行消杀工作。
学生复学后如何就餐,是对学校的严峻考验,也是家长和学生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演练人员进行了分餐演练,教师监督学生是否自带饭盒或者使用一次性不可回用餐具,并要求学生饭前洗手,之后相互间隔1米排队领餐,按照餐桌上标注的姓名签,分散、间隔就座用餐。餐后分流排队,间隔1米,有序离开。
学生进入教学楼前,按照地面指示标志间隔1米有序排队,由值班教师用体温枪进行体温检测。如若出现体温异常的学生,值班教师立即通知该生班主任并报告学生相关信息,与此同时,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刘鹏龙报告,刘鹏龙通知校医将该生引导至校内“疫情防控临时隔离点”,测量体温并现场调查询问其近期去向及病史;体温确有异常者,则联系家长带往医院就医;若家长不在本市,则由班主任陪同该生前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将该生密切接触者送至“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场所”予以隔离留观,由学工处派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安抚学生情绪。保卫处安排消毒人员对校园和隔离区进行消毒工作。
教室内学生单人单桌,上课时师生全程佩戴口罩。若学生在课堂上报告自己出现乏力咳嗽等情况,则按照“学校应急处置流程图”实施应急措施。
演练结束后,新余市教育局调研员何卫兵就演练环节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他强调,要进一步将学校疫情防护能力提升到一个新台阶,确保全体师生健康安全,提高学校对新冠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能力,为学生返校复学做好充分准备。
疫情发生以来,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努力做好防控和线上教学工作。师生返校后,学校将严格把控防控措施、健康监控、校园消毒等关键环节,织密织牢防控网络,做好防控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打好、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