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12月2日至3日,我校学生会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利用晚自习时间分组进班开展防艾抗艾宣传教育活动,向我校学子详细讲解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常识。
什么是艾滋病?
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后导致死亡。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为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这三种。在成人中HIV传播比率为:异性传播71%、同性传播15%、静脉吸毒者7%、血液传播5%、其他原因不明者2%。
艾滋病的症状
最早可出现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表明开始进入艾滋病的发病期。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如持续的不明原因的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反复发生的皮疹,甚至到晚期出现神志不清、四肢运动障碍等。
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一般的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同进餐;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池;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咳嗽、打喷嚏、谈话。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①避免性接触传染
②避免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引起的传播
③避免通过污染的针头、注射器或其它穿刺工具传播
④避免接受污染了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组织及器官
⑤避免母婴传播
我国相关政策
“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抗病毒治疗免费。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会立即死亡吗?
目前还不能治愈,但还是可以治疗的。现阶段主要是通过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方法,最大限度和持久的抑制病毒,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大大延长艾滋病感染者的寿命。
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
1.不歧视,冷眼相待艾滋病患者,用对待正常人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2.多给予关怀和照顾,适当的给予心理上的安慰,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治疗疾病。
3.把他们当作普通朋友,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艾滋病是不会传染的,即使是接吻、一起吃饭、接触艾滋病人用过的东西、打电话、拥抱,这些都不会传上艾滋病。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让我们一起主动学习
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
以预防艾滋病为契机
培养健康第一、责任在己的卫生意识
加强自身行为约束
珍惜生命,预防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