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2023/06/05 11:22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181400

二、入学要求 

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护理类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181400

医院

 

医生,护士

执业药师,护理营养师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 或 2 个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崇高价值追求、富有社会责任感,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第一线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老年产业创业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胜任一线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思想政治、就业政策、应用文写作、英语、数学等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包括创新能力、社交礼仪、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老年学概论、管理学基础、基础医学、老年心理学、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老年政策法规等。

4)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包括老年人康复与训练、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营养与饮食保健、老年经济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等。

2.能力要求

1)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老年人生活护理能力

老年人心理护理能力

老年人疾病照护能力

老年人休闲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

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能力

老年康复保健

2)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较好的对新知识和新能力学习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制定工作计划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好的合理性、逻辑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能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

3)社会能力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开拓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较强的开拓发展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结构框架

 

 

 

 

 

 

 

 

 

 

 

 




、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面向

职业岗位

主要任务

职业能力

对应的主要课程

所需职业资格证书

 

护理业务

 护理员

基本生活照料

技术护理

给药

观察

冷热应用

护理记录

临终护理

基础医学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

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

老年心理学

老年康复与训练

养老护理员(中级)

 

膳食搭配

营养师

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价;

人体营养状况测定和评价;

营养咨询和教育;

膳食指导和评估;

食品营养评价;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培训和管理

从事与疾病有关的营养工作

为病人制订合理的膳食

设计适合不同病人的食谱

能够指导人们在饮食、预防疾病、辅助治疗、预防亚健康、健康管理等领域,并能够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

营养学

保健学

营养膳食与搭配

基础医学

食品科学

(临床)营养师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师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服务

就业服务

社区管理与服务

家庭婚姻服务

医疗康复服务

社会行为矫正

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等

解决社会问题

维护社会公德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

社区护理

社会学概论

心理学

老年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师

 

八、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课程旨在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领域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与管理人才,课程设置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参照老年服务与管理类岗位任职资格要求,体现该类岗位(群)的任职资格要求,紧贴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

老年服务与管理课程体系

公共课程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素质教育课程

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语文、数学、体育

老年基础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老年心理健康咨询、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营养与饮食保健、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社区护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基础医学、中医养生保健、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老年书法欣赏、应用文写作、实用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经济学、专业综合实训、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顶岗实习、毕业项目制设计

老年学概论、管理学基础、正常人体结构、老年政策法规

 

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摄影摄像技术、职业规划、创新创业课程、现代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

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全部课程的学期安排如表4-4


课程学期安排表

学期

课程

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数学、心理健康、军事理论、职业礼仪、老年学概论、管理学基础、老年政策法规

第二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数学、职业规划、实用文体写作、正常人体结构、老年基础护理、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老年心理健康咨询

第三学期

英语、体育、语文、老年人康复与训练、社区护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

第四学期

体育、语文、实用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基础医学、中医养生保健、老年活动组织与策划、护理学人际沟通与交流

第五学期

老年经济学、老年护理综合实训、就业与创业指导、毕业项目制设计、老年书法欣赏、营养与膳食搭配、老年健身、世界文化概览

第六学期

顶岗实习、毕业项目制设计。


九、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本专业采取“双元整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双元整合”是指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平台上,通过整合校企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企业学校文化资源、以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深度融合的合作培养;“学做一体”是指专业核心课程依照用人单位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做中学、学中做的工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懂服务流程、懂经营、会营养设计、会服务”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从事养老照护、康复保健、健康指导和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双元整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与真实实务结合,使得学生在融入用人单位元素的校内规范仿真环境中进行着专业学习与实践操练,成为用人单位在业务方面基本功扎实的熟练者;第二学年学生在用人单位环境中真实面对现实具体工作学习与见习,更多的是以一个用人单位中的一员为标准,打造自己成为一个老年服务与管理的人,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生的学习始终与企业联系在一起,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可以形成一定的比较学习,可以更多的了解用人单位的做法,结合自己在用人单位的工作经历,可以更直观的、现实的与社会用人单位形成三位一体(用人单位、学校、个人)的比较效果,学生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才能更大的发挥应有的能力,使自我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深入研究高职生源特点、教育特点,深入行业,针对社会对本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及岗位技能、职业资格标准、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用人单位毕业生质量评价等内容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行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并根据山西老年服务业发展方向及用人单位意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规格,不断创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


十、教学安排与教学进程表

教学活动与时间分配表

项目

周数

学期

学年

合计

备注

1

2

1

2

1

2

入学教育

0.5

 

 

 

 

 

0.5

 

军训

1.5

 

 

 

 

 

1.5

 

理实一体教学

14

16.5

17.5

16.5

17.5

 

82

 

考试

1.5

1.5

1.5

1.5

1.5

 

7.5

 

劳动养成教育

 

0.5

0.5

0.5

0.5

 

2

 

社会实践

 

 

 

 

 

 

 

寒暑假

专业认知

 

1

 

 

 

 

1

 

专业实习

 

 

 

1

 

 

1

校内仿真实训室室

顶岗实习

 

 

 

 

 

16

16

 

毕业教育

 

 

 

 

 

0.5

0.5

 

机动

0.5

0.5

0.5

0.5

0.5

0.5

3

 

学期周数

18

20

20

20

20

17

115

 

假期

12

12

4

28

 

学年周数

50

52

41

143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期(每学期18

考核方式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规划

36

2

 

 

 

 

 

考查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考查

政治经济与社会

36

 

 

2

 

 

 

考查

哲学与人生

36

 

 

 

2

 

 

考查

语文

288

4

4

4

4

 

 

考试

数学

288

4

4

4

4

 

 

考试

英语

288

4

4

4

4

 

 

考试

美术

36

2

 

 

 

 

 

考查

劳动

18

 

 

 

 

1

 

考试

体育

180

2

2

2

2

2

 

考试

音乐

36

2

 

 

 

 

 

考查

传统文化

36

2

 

 

 

 

 

考查

创新创业

72

 

 

 

 

4

 

考查

计算机基础

72

4

 

 

 

 

 

考试

小计

1440

26

16

16

16

7

 

 

 

 

 

 

 

专业(技能)课

老年护理学

72

4

 

 

 

 

 

考试

心理与精神护理

72

 

 

 

4

 

 

考试

老年学概论

72

4

 

 

 

 

 

考试

老年人心理学

72

 

4

 

 

 

 

考试

健康评估

72

 

 

4

 

 

 

考试

基础医学

108

 

 

6

 

 

 

考试

急救护理技术

72

 

 

 

4

 

 

考试

中医学基础

108

 

 

 

6

 

 

考试

系统解剖学

72

 

 

4

 

 

 

考试

护理礼仪

108

 

6

 

 

 

 

考试

药物应用护理

108

 

 

 

 

6

 

考试

传染病护理

72

 

 

 

 

4

 

考试

老年社会学

72

 

4

 

 

 

 

 

小计

1080

8

14

14

14

10

 

 

 

 

 

 

 

 

 

 

 

       小计

2520

 

 

 

 

 

 

 

     综合实训

165

1

1

1

1

1

 

考查

       军训

33

1

 

 

 

 

 

考查

顶岗实习

594

 

 

 

 

 

33

 

       合计

3312

 

 

 

 

 

 

 


十一、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

 创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化为发展中心,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职业信心、学习动力、服务潜能;实行情景教学、过程式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创新评价方式,改革学校、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方式。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

本专业邀请行业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建立课程和技能测试试题库,制定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阶段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践报告考核办法与评分标准,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测试和答辩等考核方式,实现对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职业素质行为、职业技能鉴定、个性特长表现等全过程考核,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素质等职业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建议考核评价方法呈现“四多”特点:

1)多元评价主体

考核评价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包括企业技术专家评价)。

2)多种评价方式

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上交作业、完成规定任务等多种评价方式。

借助老年专业资源库云课堂,采用在线实时评价为主的方法进行。

3)多个评价环节

课堂引导训练评价:学生对课堂示范内容掌握程序;课堂同步训练评价:评价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所具备的技能独立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课外拓展评价:评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借助于各种参考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多样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分为三类:态度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将组织纪律、团队合作、时间观念、规范操作纳入考核评价内容。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以终结评价为辅,过程评价以项目为评价单元,各个项目得分的累计即为过程考核成绩。

实践性课程(含学期实习与实训、假期社会实践、毕业顶岗实习等)的考核以行业或企事业单位指导教师(行业专家)的考核为主,校内指导教师或课程授课教师为辅。通过测试方法改革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

创建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学生个性化为发展中心,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职业信心、学习动力、服务潜能;实行情景教学、过程式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

十二、实施保障

1. 专业教学团队

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本专业要求具有较强的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在职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人,生师比不能超过18:1。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具高级职称(不含高级讲师)者比例不低于20%,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行业兼任教师专业对口、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且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2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50%以上,有行业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50%的专任教师周学时不超过12个学时。

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践按照《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的通知》(教师〔2016〕3号)执行。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通过人才引进和培训开发,不断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行业经验结构、年龄结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学团队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外兼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备所任课程相关的专业背景。担任专任教师两年内,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达到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专任教师应当采取培训学习、挂职锻炼、实习实践、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行业,具备双师素质。

企业兼职教师应当是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具备中级以上技术水平,或者担任机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习指导、课程实训指导、课程建设等工作,参与校内授课任务的兼职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

外聘专业技能教学老师。依据需要,聘请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且具有副高级职称老年服务与管理与管理及护理专家,作为学院的专业老师。

2.教学设施

部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实训功能主要实现学生认知实习、学生岗位实习、学生毕业实习、学生假期见习、老师社会实践。主要设备配置包括老年服务与管理设施。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校内/

1

养老院

 

校外

2

老年公寓

校外

3

老年公寓

校外

4

中医院

校外

5

中医院

校外

 

3. 教学资源

紧紧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这条主线设计教材内容。本着“知识为能力服务”“能力为本”原则组织以学院教师为主,机构、企业一线工作或管理人员参与的专家团队编写适合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教材。同时,重视教材开发的立体化、数字化、多样化和开放化等,开发“微课”和社区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1)教材建设

本专业教材应积极采用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的教材,尤其建议专业课教材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和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职高专国家规划教材。其中,教育部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应达到50%以上。

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中国养老产教联盟编写专业创新教材或者校本教材。

2)图书资料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流程、新任务的讲义,特别是专业实训教材。教材选用合理,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

为了保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校还需要购置必要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类图书资料,并在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教学资源库建设

各校应充分利用“教育部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智慧职教、云课堂)的作用,发挥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能学、辅教方面发挥独特优势。

4) 网络课堂建设

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校园为学生提供开放式、互动式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的网络课程,学校建设数字图书馆和教师推荐老年服务与管理类专题学习网站,进一步丰富该专业的教学资源。

以学校教师为主,机构、企业一线工作或管理人员参与的专家团队编写适合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教材。同时,重视教材开发的立体化、数字化、多样化和开放化等,开发“微课”和社区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4.教学管理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三、课程介绍

本专业开设课程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

 

(一) 公共课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观,自觉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德育

(1)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建议教材版本:《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乃平   ISBN: 7040522853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建议教材版本:《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伟   ISBN: 7040523027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建议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霁   ISBN: 7040523041

语文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建议教材版本:《语文(基础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倪文锦、于黔勋著ISBN:7040523003

数学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建议教材版本:《数学(基础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李广全、李尚志著ISBN:7040497977

英语

英语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建议教材版本:《英语(基础模块)》高等教育出版社编编写组著ISBN:7040299687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建议教材版本:《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 2010)(第4版)(黑白)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黄国兴、周南岳著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建议教材版本:《体育与健康(北方版)(双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郑厚成著ISBN:7040502244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建议教材版本:《公共艺术—音乐篇(第2版)(双色)(新形态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刘五华著 ISBN:7040502268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职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艺术交流的重要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做到发音标准,符合国家文字音节规定,交流畅通,表达清楚,在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建议教材版本:《普通话口语交际》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李珉著ISBN:7040535648

(二)专业课程

1、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老年病人、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学科。老年护理学内容丰富、整体性强。

本课程的任务使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健康评估和相关的基础医学、人文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老年期身心变化和老年病的特点,运用现代老年护理理论和沟通技巧,通过护理程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和整体护理,从而达到延缓衰老,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及提高生活质量,以达到健康老龄化的现代老年护理目标

建议教材版本:《老年护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吴之明著ISBN:7040319460

2、老年学概论

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化规律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的经济和自然的诸问题,以及老化现象本身规律的一门综合学科。老年学最初主要是研究人类衰老的生物和医学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从生物、医学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并与生物学、医学共同构成对人的老年、老龄过程和老龄问题的综合研究,发展为现代老年学。

3、老年人心理学

老年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成年以后增龄老化过程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规律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又称老化心理学,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特征乃目录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它也是新兴的老年学的组成部分。

4、老年社会学

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老龄化和老年社会群体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既是老年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5、护理礼仪

内容上主要对护理人员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沟通、交往、求职等方面应具备的职业礼仪和人文素养进行讲解和实践。根据护理礼仪教学目标及临床工作需要,将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分别为基础理论模块,基本礼仪知识和技能模块,综合应用模块。

建议教材版本:《护理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曾丽亚//李晓阳著 ISBN:7040426694

6、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课程是以“健康评估基本技能”为主线,以“护理诊断思维”为核心,以“规范化的操作”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为导向,重点加强学习者护理职业素养和健康评估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便于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相关知识,学习者可以参照课程教学中的操作视频、动画演示和相关课件进行学习,并认真完成随堂练习、课后病例分析讨论题和其他练习题。进一步加强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鼓励学习者分享,促进相互学习,课程中还设有专门的分享环节。

建议教材版本:《健康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刘旭平著ISBN:7040319477

7、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的器官功能系统(如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阐述正常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的支柱学科之一,是的必修课。

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目的是让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与毗邻关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人体正常与异常,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从而对疾病做出正确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建议教材版本:《人体解剖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编  于晓谟著ISBN:7040304992

8、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等,涉及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建议教材版本:《医学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车龙浩著ISBN:7040173673

9、心理与精神护理

以护理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精神障碍的预防及护理为主要内容,引进了循证护理的概念,介绍了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并按精神障碍由轻到重的顺序分别阐述了常见心理障碍、神经症、精神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评估诊断、治疗咨询、护理和社区康复,同时也介绍了心身障碍及其护理。

10、急救护理技术

通过介绍常用的急救护理技术,配合模拟训练,让护理人员能够正确、快速的掌握急救护理技能,适合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本教材,将了解急救护理学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和丰富中医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具体教学目标包括:(1)清楚地描述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救护理学的现状与发展;(2)明确院前急敕的意义、特点、任务、原则及方法;(3)明确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原则;(4)具备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管理知识;(5)能够快速接诊、迅速识别并主动协助医生抢救常见急危重症及危象;(6)掌握心肺复苏、心电除颤、气管插管等常用急救技术;(7)合理应用急救药物,有针对性地进行用药监护。

建议教材版本:《急救护理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编林峰著ISBN:7040457612

11、中医学基础

内容涉及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学知识,从中医护理的理论到实践,从一般性原则到具体应用均有涉及,具体包括:中医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服药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和常见病症的中医护理九大模块。

12、传染病护理

阐述了传染病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知识,如传染病概念、感染机体的方式、具有的基本特征和流行条件;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关于传染病护理,重点介绍了传染病的消毒、隔离的方法和要求,并按护理程序编写了传染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以突出传染病护理的内容,体现了护理专业特色,选取了26种常见传染病进行介绍,包括病毒、细菌、钩端螺旋体、寄生虫等病原体所致的传染病,内容包括每种传染宝的基本医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和建康指导。

13、药物应用护理

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着基础为专业及临床服务,注重实用性,同时又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我们在教材内容力求体现“药物-应用-用药护理”这一主线,以“用药护理”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在保证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和执业要求,将课程重点从以药理机制为中心向与临床药疗有关的用药护理为中心过渡,为进一步将教学模式从传统的讲授式向任务引领式转化提供教材支撑,为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注入活力

建议教材版本:《药物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张庆著ISBN:7040409437

、附录

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期(每学期18

考核方式

1

2

3

4

5

6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规划

36

2

 

 

 

 

 

考查

职业道德与法律

36

 

2

 

 

 

 

考查

政治经济与社会

36

 

 

2

 

 

 

考查

哲学与人生

36

 

 

 

2

 

 

考查

语文

288

4

4

4

4

 

 

考试

数学

288

4

4

4

4

 

 

考试

英语

288

4

4

4

4

 

 

考试

美术

36

2

 

 

 

 

 

考查

劳动

18

 

 

 

 

1

 

考试

体育

180

2

2

2

2

2

 

考试

音乐

36

2

 

 

 

 

 

考查

传统文化

36

2

 

 

 

 

 

考查

创新创业

72

 

 

 

 

4

 

考查

计算机基础

72

4

 

 

 

 

 

考试

小计

1440

26

16

16

16

7

 

 

 

 

 

 

 

专业(技能)课

老年护理学

72

4

 

 

 

 

 

考试

心理与精神护理

72

 

 

 

4

 

 

考试

老年学概论

72

4

 

 

 

 

 

考试

老年人心理学

72

 

4

 

 

 

 

考试

健康评估

72

 

 

4

 

 

 

考试

基础医学

108

 

 

6

 

 

 

考试

急救护理技术

72

 

 

 

4

 

 

考试

中医学基础

108

 

 

 

6

 

 

考试

系统解剖学

72

 

 

4

 

 

 

考试

护理礼仪

108

 

6

 

 

 

 

考试

药物应用护理

108

 

 

 

 

6

 

考试

传染病护理

72

 

 

 

 

4

 

考试

老年社会学

72

 

4

 

 

 

 

 

小计

1080

8

14

14

14

10

 

 

 

 

 

 

 

 

 

 

 

       小计

2520

 

 

 

 

 

 

 

     综合实训

165

1

1

1

1

1

 

考查

       军训

33

1

 

 

 

 

 

考查

顶岗实习

594

 

 

 

 

 

33

 

       合计

3312

 

 

 

 

 

 

 

 


 


版权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