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作者:2024/06/15 11:32

防患于未然,预防溺水是一项需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防范溺水事故意识,提高自护能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近日,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各班开展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上,各班班主任向学生通报了近期发生的学生溺亡事故,详细宣传溺水事故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从如何防溺水、预防溺水的措施、牢记防溺水“六不”“两会”、远离野外危险水域、游泳的注意事项、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这几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再三告诫学生一定要做到防范溺水“四个牢记”和“六个不准”。同学们认识到防溺水的重要性,明白了防溺水的必要性,纷纷表示一定会牢记知识,自觉远离河边,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不识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6.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正确救援记心间

1、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4、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5、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自救方法常识

一、不熟悉水性者自救法

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定,积极自救。游泳时用鼻子吸气,最容易引起呛水,如果呛了水,首先要张大嘴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几口水,也一定要张大嘴,而不能用鼻子吸气。

二、疲劳过度自救法

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能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这样会下沉更快。

三、水中抽筋自救法

如果游泳时发生抽筋,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定,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自救。抽过筋后,改用别种游泳姿势游回岸边,提防再次抽筋。

四、保存好体力,遇到危险时及时呼救。


版权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