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安全责任 共筑网络安全——学校扎实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作者:2023/04/10 11:03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课程


为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陷阱、网络欺诈,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本学期,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开设了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学校老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言传身教,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预防或减轻学生已经产生的网瘾,养成良好的、合理的上网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学校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


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习开展了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班会课上,各班班主任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了解网络信息诈骗、网络上瘾、网络使用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深度分析了网络的利弊。同时,通过讲解网络病毒攻击、网络黑客入侵、电信套路诈骗、网络交友诈骗、恶意app“钓鱼”、虚假信息陷阱、公共免费网络陷阱、网络游戏大额充值引诱等几种网络安全常见问题隐患,让同学们了解现在互联网安全现状,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会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文明健康上网。

班会课还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让同学们看到不当使用网络带来的严重危害,为大家敲响了警钟,引导同学们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网络安全手抄报



学校组织学生发挥专业强项,通过制作相关主题的绘画、手抄报,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

网络安全分类

1、 电脑病毒

电脑病毒是一种经过恶意设计,能隐蔽运行和自我复制、具有破坏力和不良表现欲的计算机软件。它们在用户不注意的时候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用户文件,窃取用户隐私,强迫用户浏览不良站点。

2、 网恋陷阱

不少人热衷于在网络中寻找异性聊天,沉迷于精神恋爱之中,这不仅耗时劳神,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性。有人想把网上恋情向现实生活中扩展,则大多不能如意。有心理变态者专门扮作异性去谈情说爱,还有人通过网络搞爱情骗局,险象环生。

3 、金钱陷阱

一是网络传销。交钱入会,靠发展下线赚钱,上线赚下线、下下线的钱;与传统传销相比,网络扩散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二是网上竞拍。此种骗术主要是找托儿或者自己哄抬拍品价格,以诱人上当,高价将拍品买走。

三是校园网贷。各平台以借钱不怕坑,还款不用愁、零门槛,无抵押等虚假口号诱骗在校大学生透支信用、盲目消费。导致数名同学或因网站突然关闭血本无归、或因收不回贷款欠下巨额债务而被迫辍学躲债。

如何避免网络骗局

1、聊天交友

在上网交友时,不轻易告诉对方自己的电话号码、住址等有关个人真实的信息。

不轻易与网友见面,必要情况下要有自己信任的同学或朋友陪伴,约会的地点尽量选择在公共场所,人员较多的地方。

2、网页浏览

许多非法网站为达到其自身的目的,不择手段,放置一些不健康、甚至是反动的内容。在浏览网页时,尽量选择合法网站。不浏览色情网站。

3、网络购物

选择合法的、信誉度较高的网站交易。

进行二手货物交易时,要谨慎,不可贪图小便宜。

避免与未提供足以辨识和确认身份资料的电子商店进行交易。

进行网上交易时,应打印出交易内容与确认号码之订单,或将其存入电脑,妥善保存交易记录。


版权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