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2025年6月25日,我校“赋能提质 匠心筑教”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特训营开班仪式暨教师外出培训分享会在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教师参加活动,教务副校长钟励作动员讲话并宣布特训营正式启动。


副校长钟励围绕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及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求,对本次特训营提出明确要求和期望。他指出,本次特训营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与培训,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行动。
本次特训营以“赋能提质”为核心目标,聚焦教学能力提升、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改革实践等重点内容,通过外出培训分享、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展示等形式,系统性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他要求全体教师珍惜学习机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注重学用结合,确保培训实效,并对后续培训安排进行了简要说明。
本学期,我校选派黄晨、喻晨两位教师分别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专题培训班。在分享环节,黄晨、喻晨两位教师作为主讲人,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围绕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与“双师型”教师申报认定两大主题,向全体教师分享培训收获与实践经验。
(一)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分享


黄晨老师以《公共艺术培训分享会》为题,系统总结了其参加“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职学校音乐课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学习成果。
黄老师结合最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标准》,分析了课程目标、内容框架及实施要求,强调艺术课程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注重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黄老师提出将音乐与美术、文学、历史等学科深度融合的教学路径。例如,在音乐鉴赏课程中引入美术作品赏析,或通过文学作品激发音乐创作灵感,从而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
黄老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应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实际,将学科知识与职场需求相衔接。她以“音乐与工匠精神”为例,提出通过音乐作品赏析引导学生理解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时代感。


喻晨老师围绕《“双师型”教师申报》主题,结合其参加的“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专题培训班”学习内容,系统梳理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政策依据、申报流程及注意事项。
通过对比普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的职责差异,喻老师指出,取得“双师型”资格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职业发展,更能提升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明确“双师型”教师认定的适用范围,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及实习指导教师,并逐条解析基本条件与专业能力要求。喻老师分层次梳理了初级、中级、高级“双师型”教师的申报标准,重点强调学历、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企业实践经历等核心指标。针对校外兼职教师群体,她明确了企业工作年限、教学任务量及考核要求等具体条件。结合文件规定,喻老师列举了在教学能力比赛获奖、科研成果突出、技能竞赛指导等方面可申请破格认定的情形。
以我校往期申报案例为例,指出材料准备中存在的“教学成果佐证不足”“企业实践证明不规范”等共性问题,提醒教师提前对照标准完善申报材料。最后,她结合培训内容,提醒全体教师关注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节点,并做好备考规划。

两位老师的分享逻辑清晰、内容详实、重点突出,受到全体教师一致好评。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两位主讲人的分享,既拓宽了教学视野,也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
据悉,本次暑期特训营后续将开展教研室培训分享、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案例展示、师德师风专题会议等专项活动, 通过系统化、分层次的培训安排,学校将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